痛风是个跟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,夏天正是喝啤酒,吃烧烤、小龙虾的季节,很多人都是胡吃海塞之后,第一次犯了痛风。
下面关于生活习惯的小测试能直接计算出你患上痛风的概率,花上2分钟,看看自己属于哪一档!
患痛风概率小测试
1.您的性别与年龄是:
A.男性,>49岁(+2)
B.男性,40~49岁(+2)
C.男性,<40岁(+1)
D.女性,<40岁(-1)
E.女性,≥40岁(0)
2.您爱吃贝壳类海鲜吗?
A.经常吃(+1)
B.偶尔吃(0)
C.基本不吃(-1)
3.您爱吃动物内脏类食物吗?
A.经常吃(+1)
B.偶尔吃(0)
C.基本不吃(-1)
4.您爱吃蔬菜吗?
A.基本不吃蔬菜(+1)
B.偶尔吃(0)
C.每天都吃(-1)
5.您常吃这些食物吗?(多选题)
A.酸奶、牛奶(-1)
B.橙汁等富含维生素水果(-1)
C.不爱喝酸奶、牛奶(0)
D.不爱喝果汁(0)
6.您有饮酒的嗜好吗?
A.有,几乎天天都喝(+1)
B.偶尔喝一下(0)
C.极少或基本不喝(-1)
7.这些饮料您爱喝吗?(多选题)
A.常喝咖啡(+1)
B.常喝浓茶(+1)
C.常喝含糖饮料(+1)
D.上述都不喝,爱喝水/鲜果汁(-1)
8.您每日喝几杯水?
A.8杯以上(-1)
B.4~7杯(0)
C.4杯以下(+1)
9.您的家人中有痛风/高尿酸的吗?
A.有(+1)
B.没有(0)
10.按照下图,您的体重指数位于:
(横坐标为身高cm,纵坐标为体重kg)
A.红色区(+2)
B.黄色区(+1)
C.绿色区(0)
D.蓝色区(-1)
得分解析:
6~13分:高危人群
您的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高,痛风也许已经潜伏在您的身边。在日常生活中,请尽量避免饮酒及海鲜饮食等发作诱因的发生,做到“管住嘴、迈开腿、多喝水”。若您已有痛风发作的相关症状,请及时就诊!
-2~5分:中危人群
您的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较高,但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您降低患病的风险,小编相信健康离你并不遥远!
-10~-2分:低危人群
恭喜您,由于您的健康生活习惯,痛风想要骚扰您可并不容易。请继续保持,并将这种痛风较害怕的健康生活及饮食习惯带给您身边的朋友们吧!
注:本测试结果可能有一定误差,结果仅供参考。①
哪些人易患痛风?
0
体形肥胖的中年男性(40岁以上)
在痛风的研究中可以发现,痛风多发于男性,因为雄性激素会抑制尿酸排泄,促进尿酸盐沉积。而肥胖则是发病的根源,由于长期高脂肪,高蛋白,高能量的摄入,会减少尿酸的排出,从而积累在体内,发生沉积。导致关节软骨溶解,周围组织损伤,形成痛风。
02
绝经后女性
雌性激素会促进尿酸排泄,防止尿酸盐沉积,而绝经后的女性没有了雌性激素的保护,发病率也会大大上升,所以这个时期的女性要更加注意。
03
饮食高嘌呤、酗酒
嘌呤是有机化合物,无色结晶,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,人体尿酸过高就会引起痛风。海鲜、动物的肉嘌呤含量都比较高。
04
常服用利尿剂的人群
常服用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者是患痛风的高危人群。
夏季远离痛风需“三低”“三多”“三忌”
三低
1、低嘌呤摄入
禁或少食含嘌呤高的食物,如动物内脏、沙丁鱼、凤尾鱼、浓肉汤汁、黄豆及菌藻类等。
2、低脂肪饮食
减少脂肪的摄入,尤其是动物性脂肪。
3、低盐饮食
盐摄入量控制在6.0g/d以内。
三多
1、多饮水
夏季天气炎热,出汗增加,会引起血液浓缩,血尿酸相对升高。因此,即使不渴也主动饮水,每日饮水量2000-3000ml,或保持每日尿量>1500ml。
白开水是较适合痛风患者的饮料。脱脂牛奶、低脂酸奶有助于降低血尿酸,减少痛风的发作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2、多食碱性食物
如:山药、藕、柑橘、西瓜、海带、鸡蛋、牛奶、马铃薯等,可以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,甚至使尿液呈碱性,从而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,促进尿酸的排出,选食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,既能促进排出尿酸又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,有利于痛风的恢复。
3、多做有氧运动
如爬山、长跑等,一般3-5次每周,每次时间根据身体状况而定,但应避免运动过量。夏季,痛风病友仍然可以像往常一样每天进行 30 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,但运动过程中务必要及时补充水分。
三忌
1、禁酒
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,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,易诱发痛风。尤其是啤酒,虽然啤酒中嘌呤含量较少,但其中含有很多进入体内会转化成嘌呤的物质。
2、避免使用升高尿酸的药物
如利尿剂(尤其噻嗪类)、糖皮质激素、阿司匹林等。
3、禁忌火锅、海鲜、烧烤
火锅原料主要是动物内脏、虾、贝类、海鲜。调查证明: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嘌呤高10倍,甚至数10倍。烧烤中的肉类大多属于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,摄入过多会导致尿酸升高引起痛风发作。因此在痛风急性发作期,烧烤是坚决不能吃的,在缓解期可以少吃一点。
医生电话:0591-86251881
医院地址:福州市六一北路171号
版权© 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闽ICP备16013431号-1
(闽-榕)医广【2024】第01-25-03号